昌都这个村的村民太幸福!村“两委”统一发电视、洗衣机…
2020年07月21日 10时23分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【打印本文】
今年初,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再传喜报,2019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23231.91元。
2005年,通夏村42户226人实现经济收入共248万元,年人均纯收入达10973元,成为昌都第一个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行政村。
通夏村民俗村工程打造中。
这样一个半农半牧村,年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不足1000元到2005年的10000余元,再到现在的23000多元,这是一个耀眼的成绩。
通夏村的村民有多幸福?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大,村“两委”会定期买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品分发给村民,甚至连电视、洗衣机、冰柜等家电,都是村“两委”统一发的……
村民家中的阳光棚。
如此巨变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第一个“万元户”成了领头雁
故事的开始并无波澜。和大多数村子一样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夏村也是靠天吃饭。故事的转折要从该村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加永尼玛说起。
小时候,加永尼玛因家中缺少劳动力,小学没读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。可他不甘心一辈子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,一心想着改变家庭面貌。
经过多年的积累,1983年,敢想敢干的加永尼玛东拼西凑了50元,又贷款100元,买了一辆快要报废的拖拉机,开启了“有车一族”的日子。
通过拉米面、砂石、家具等物资,几年后,吃苦耐劳的加永尼玛成了通夏村第一个“万元户”。尝到了甜头,他又贷款10000元买了一辆二手货车,运输事业做得风生水起。
加永尼玛家的变化,村民看在眼里。老一辈村民找到他,希望他能带领村里人一起挣钱。加永尼玛一口答应了。
“现在获得的财富,一部分是靠自己辛苦打拼得来的,更重要的是国家贷款给了我发展的机会。我一个人富不算什么,全村人一起富才是真的富。”加永尼玛时刻提醒自己。
没有资金、没有技术,如何带领全村人致富?深思熟虑后,他把村里有意愿的20多个年轻人组织起来,共同出资购买了所需工具。夏天,加永尼玛带着他们在周边接活修房;冬天,就组织他们凿石卖石头。
随着他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提升,1999年,加永尼玛被选为通夏村村委会主任。一年后,他又全票当选为通夏村党支部书记。
全村你追我赶奔小康
成了“父母官”,加永尼玛深知自己责任重大。他渐渐放下手上的生意,开始找良方治“穷病”、挖“穷根”。
跟着加永尼玛干活的第一批年轻人陆陆续续赚到“真金白银”后,更多“明白人”开始紧跟其后。2004年,通夏村农牧民建筑施工队成立,很快闯入了昌都建筑市场,承揽了玉缅公路、金通河堤堡坎、孜通坝农牧业综合开发等项目。
加永尼玛众多“学徒”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布嘎原本家庭十分困难,在加入施工队后,一年有近6000元收入。随着技术不断娴熟,他有了创业的想法。在加永尼玛的支持下,布嘎于2005年成立了建筑公司,成为了通夏村新的致富“领头雁”。
通过组建建筑施工队解决部分劳动力后,加永尼玛的注意力重回运输业。在他的引导下,通夏村有10多人跑起了运输,年收入最少的也在3万元以上。夏多次仁是其中的一员。在跑运输中,他开阔了眼界。后来,因身体不适,夏多次仁就放弃跑运输,和妻子在村里开起了第一个商店,生意火爆。几年后,他又在自家院里开了藏家乐,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600多元。
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歇,一个又一个增收的法子在加永尼玛的脑海里不断闪现。建奶牛养殖基地、蔬菜种植基地,新建现代化砖瓦厂、仓库,开办家庭旅馆、餐具清洗厂……一个又一个村集体经济接踵成立,使村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,每年都会收到村“两委”用村集体经济所得购买的各种物资。
2019年,通夏村迎来了历史性转折:卡若区决定将其打造成民俗村。加永尼玛挨家挨户劝说村民修建带商铺的房子。59岁的麦朗群措贷款50万元加上自筹资金,对房屋进行扩建,今年3月,她和家人已经搬进了近700平方米的新房。目前,她家一层的门面房逐渐出租出去,并开起了小卖部。麦朗群措相信,随着民俗村项目的陆续完工,门面房肯定是“抢手货”。
村民麦朗群措正在浇花。
如今,一个崭新的民俗村初具雏形。沿村道行走,只见一排排藏式民居错落有致,一排排绿植苗昂然挺立,一道道新绿延展成景……
人人共建绿色生态村
“植树造林,打造绿色生态村”一直是通夏村人多年的夙愿。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,他们愈发重视起植树造林,并举全村之力开展边坡治理。
2015年,通夏村制订了《通夏村创建自治区生态村工作方案》,开启了生态蜕变新程。当年,该村就投入10万元开展村庄绿化工程,发展庭院经济,美化村容村貌。
自2016年3月以来,通夏村每年都会大面积植树造林,2016年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工程的村民有500余人次。通过20多天的努力,通夏村共栽植15167棵刺柏、云杉等树苗。
2017年,苹果树、桃树、金叶榆、柏树等近4万棵树苗在通夏村扎下根。
……
2020年,通夏村再次扩大种植范围。在村后山坡、闲地又栽种了7000棵树苗,还在村道沿线播撒了格桑花种子。
三分造林,七分管理。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,通夏村成立了专门的管护队,轮流对植树区进行巡逻管护。同时,该村从集体资金中拿出19万元购买一辆洒水车,用于绿化工作。
加永拉姆是管护队的一员,她近期的工作是检查树苗的成活情况,及时将枯死的树苗换种成新树苗。
“多年前我们村就用上了电和液化气,大家早就不砍树做饭和取暖。最主要是保护青山绿树的意识特别强,每到植树造林季,大家都踊跃参与。”加永拉姆每年养护费能收入8000多元,对这份工作尽心尽力。
通过几年不间断的植树造林,通夏村群众昔日眼中的荒郊野地成了满山苍翠碧绿悠悠,大家满目欢喜,对家乡的爱愈加浓烈。
如今,通夏村家家户户有门面,村民享受着“吃水不需挑,煮饭不冒烟,出门不沾泥”的现代乡村田园生活。在通夏村“两委”墙上,一排排荣誉牌熠熠生辉,彰显着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创造的光辉印记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信息